杂学--中秋之秋月赏菊
发布时间:2019-03-09 16:39:55   文章栏目:养生养心堂   浏览次数:2826

杂学--中秋之秋月赏菊

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

鲲鹏祥瑞--阳光语录:

学习是创造幸福生活永恒的动力源





经典记载中栽培菊花历史已有3000多年。最早的记载见之于《周官》、《埠雅》。《礼记·月令篇》:“季秋之月,鞠有黄华”,说明菊花是秋月开花,当时都是野生种,花是黄色的。从周朝至春秋战国时代的《诗经》和屈原的《离骚》中都有菊花的记载。《离骚》有“朝饮木兰之堕露兮,夕餐秋菊之落英”之句。说明菊花与中华民族的文化,早就结下不解之缘,在秦朝的首都咸阳,曾出现过菊花展销的盛大市场,可见当时栽培菊花之盛了。

汉朝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:“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”。《西京杂记》:“菊花舒时,并采茎叶,杂黍米酿之,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,就饮焉,故谓之菊花酒”。“当时帝宫后妃皆称之为“长寿酒”,把它当作滋补药品,相互馈赠。这种习俗一直流行到三国时代。“蜀人多种菊,以苗可入莱,花可入药,园圃悉植之,郊野火采野菊供药肆”。从这些记载看来,中国栽培菊花最初是以食用和药用为目的的。

晋朝陶渊明355-417年)爱菊成癖,曾广为为流传。他写过不少咏菊诗句,如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,更露摄其英等名句,至今仍烩炙人口。当时上大夫慕其高风亮节,亦多种菊自赏,并夸赞菊花是芳熏百草,色艳群英

南北朝的陶弘景452-536年)将菊花分为真菊苦薏两种。茎紫、气香而味甘,叶可作羹食者为真菊;青紫而大,作蒿艾气,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,非真菊也。这对菊花的认识又进了一步。




北京鲲鹏祥瑞教育咨询有限公司  
京ICP备13033587   技术支持:众领联合